战国承春秋乱世,启帝秦发端,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、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,其间兼并战争此起彼伏,风云人物层出不穷,“国际”局势跌宕变幻。战场上的兵戎相见,军营中的运筹帷幄,外交舞台上的谋略交锋,名士们的纵横捭阖,特别是秦灭六国和秦始皇的韬略,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足资借鉴的历史启示。
中央集权帝制的设计者——秦始皇
卢生海
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《怀古》诗中赞叹:“今日忆秦皇,虎视傲东方。一朝灭六国,功业盖穹苍。立志平天下,西北驱虎狼。役民数十万, 长城起边疆。欲寻不死药, 皇朝二世亡。不见始皇帝, 天地一苍茫。”这首诗几乎将秦始皇的主要历史功绩和杰出历史地位概括无遗。
毛泽东在他的《沁园春 雪》里品评道:“惜秦皇汉武,略输文采”,似有失公允。其实,“文采”并不专指吟诗作赋;再者,秦始皇对包括政治制度等在内的中国文化的贡献亦不可等闲视之。
须知,秦始皇并非赳赳武夫,更不是只会“焚书坑儒”的专制暴君。
秦始皇嬴政,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、战略家、改革家,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第一位“皇帝”。他十三岁即王位,三十九岁称皇帝,在位三十七年。他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,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,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,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因此,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“千古一帝”。
“立志平天下”
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,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,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。
公元前246年,秦王政(即后来的秦始皇帝)即位。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,任用尉缭、李斯等人,加紧统一的步伐。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、分化离间、以“连横”对“合纵”的策略,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,打乱六国的部署,连年发兵东征。经过多年的征战,六国先后为秦统一。中国实现了华夏民族的统一,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国家。 当然,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,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造成条件,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。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。为什么统一由秦国来实现?在这些方面显示了秦始皇的个人作用。
除了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以外,秦始皇对统一的贡献,在于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。比起他的先辈,如秦穆公、秦武公等曾多次亲率军队作战的君主,秦始皇几乎可以说没有直接指挥过打仗;但是,秦始皇却取得了比他前辈更辉煌的成就,这除了历史给他造成的机运以外,主要在于他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。在统一中国前夕,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、政治家。这里有王翦、王贲、尉缭、李斯、姚贾、顿弱等等,他们大都并非秦国人,却在尽心地为秦效力。一切克敌制胜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策略计划,都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。秦始皇的作用在于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,听从他们的劝谏和勇于改过。如灭楚时,他开始误用李信遭到失败后,马上改过,亲请王翦出征,并倾全国之兵交付王翦,结果取得胜利。这种情况,若与赵国国君不信李牧,齐国国君轻信谗言,致使国亡的情况相对照,更可看出秦始皇作为一个君主,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,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。 “功业盖穹苍” 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。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,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,而且及于现在,如文字的统一就是一例。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,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,是一种大胆的革新,他不仅改变割据状态的政治和文化,从而使封建的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,而且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秦国固有的历史传统,如秦国以前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西方落后地区,秦孝公也曾为此而苦恼,昭王以后虽然秦国势力进入中原,但主要统治地区和根据地仍不出关中。到秦始皇时期,其国土竟达到空前广大的程度。面临这种局面,秦始皇以秦国制度为基础,创建各种制度,他并未囿于秦国固有的制度和传统,表明其政治眼光极为远大。从秦代制定的一些制度大部分为后来所继承,可以证明:这些制度和措施是适应当时历史形势的。而创建这些制度的秦始皇,其政治视野若不超出地处西陲的秦国的局限,则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。
中国最早所谓的“皇帝”,是对“三皇五帝”的统称。秦始皇统一全国后,自认为“德兼三皇,功高五帝”,将“皇”“帝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,作为自己的称号,自此以后“皇帝”取代了“帝”与“王”,成为此后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(即“天子”)的称呼。
“皇帝”称谓的出现,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,还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。“皇帝”的称号,乃是秦王神化君权的一个产物。
在地方机构的设置上,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,废除分封制,改行郡县制。地方行政机构分郡、县两级。郡设守、尉、监。县,万户以上者设令,万户以下者设长。县令、县长主要管政务,县尉掌握军事,县丞掌管司法。县以下设乡,乡下设里。
为了保持岭南的稳定,秦始皇命进军岭南的将士留守当地“屯戍”。另外,还从中原向岭南地区大批移民。他们为岭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农业、手工业技术,为岭南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。秦平岭南的战争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将岭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,使越族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。
秦始皇对东南、岭南、西南以及北方等边远地区的开拓,在这辽阔的疆域里,在一个国家政权的管理下,生活着各族人民,形成为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大国,这不论是在中国史还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极为巨大而深远的意义。
秦始皇还采取了统一度量衡、统一货币和实行“车同轨”等一系列经济变革的措施,不仅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,也有力促进了政权的巩固。
商朝以后,文字逐渐普及。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,形制比较一致。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、陶文、帛书、简书等民间文字,则存在着区域中的差异。这种状况妨碍了各地经济、文化的交流,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。于是,秦统一中原后,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、统一工作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书同文”。
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,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、笔划简略的新文字,称为“秦篆”,又称“小篆”,作为官方规范文字,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。此外,还采纳了衙吏(“隶”)程邈在狱中整理、发明的一种新字体“隶书”。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,奠定了楷书的基础,提高了书写效率——文字史上称为“隶变”。
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,对我国古代文字发展、演变做了一次总结,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,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