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聚才”兴太安
——学习柯树泉博士“九观”“六弊”的人才观
文/李垠
“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,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赢家。”
人才是什么?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。
2013年,是“三五规划”的开局之年,“太安堂梦”的实现需要前赴后继的人才团队,需要高质量的人才资源,需要培养出一批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、认同企业文化的建成“世界一流的中药现代化中型特色药企”生力军。
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太安堂凭借一支药膏,逐步研发、自我创新,坚持走中药现代化、产业化道路,成为国内中药皮肤病外用药市场的领军企业。
古人言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柯树泉董事长在太安堂管理学院秋季培训班上,指出“己欲立必先立人”,强调人才的关键性作用。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“利器”,是资源、战略、核心,是第一资本,只有识好、用好、管理好这支人才储备军,才能打响、打好太安堂人民战争。
坚信,得道者多助,多助之至,企业顺之。
太安堂的明天,辉煌无限!
(一)
非知人不能善任,非善任不能谓知之。
“为治以知人为先”,企业的管理就是人才的管理。企业发现、选拨、聘用人才时,只有穿越观人、识人的屏障,才能知人善任,知人善用。
柯树泉董事长指出,用孔子“九观”的识人之道,透过现象看本质,抓住用人的要义,通过忠、敬、能、智、信、仁、节、侧、色等九个方面的综合考察,不佳的人自然就剔除出来了。结合“九观”的识人之道,今后在人才的选用上,唯有“听其言而观其行”,注重多方考察、反复考验,才能做到全面识人、准确识人、正确用人,为太安堂“三五规划”发展新时期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无独有偶,蜀相诸葛亮在《知人》一文中提出知人识人七观法:“问之已是非而观其志,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,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,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,醉之以酒而观其性,临之以利而观其廉,期之以事而观其信。”与孔子“九观”的识人、察人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士为知己者博。太安堂作为人才聚集的“强磁场”,吸引、接纳了无数志同道合的人才,在“三五规划”奋斗征程的“新高地”,引领企业人才共青青,同热血,共同抒写属于太安堂大家庭“梦”的新旅程。
人才难得而易失。“长才靡入用,大厦失巨楹”,为太安堂高速发展而默默付出、奉献的人才,太安堂倍加珍惜。你们的每一个脚印、每一滴汗水都深深印证在公司发展的每一阶段,见证着公司一步步走向辉煌。
满怀憧憬、物尽其用、人尽其才,而后公司兴、百事兴。
(二)
“夫礼,所以制中也”。
“六弊”围绕仁、知、信、直、刚、勇这六种为人处事的好品德,运用礼度的标尺,说明物极必反,过犹不及,必须恪守中正之道,无过无不及。
在太安堂管理学院秋季培训班上,柯树泉院长运用孔子“六弊”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,对公司高层人才提出要求:扬六言,弃六弊。孔子曰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说的是,当企业管理者品质、行为端正,作出表率时,见贤思齐,不用下命令,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。反之,身居高层的管理者骄傲自满、尖酸刻薄、麻木不仁、逃避责任,纵然三令五申,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,甚至产生抗拒心理。
扬六言,弃六弊,贵在好学。
俗话说: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。学习是做人的基础,是一种意境,也是对精神的充实。紧跟太安堂时代发展步伐,要求摒弃“六弊”,力行创新、与时俱进、学以致用。
弗学何以行?弗思何以得?在生活和工作中,以诚、敬、恒、专的态度常思、常问、践习、践行,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当今社会,人才是第一资源,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。太安堂管理学院作为太安堂创新理念的“智慧谷”,为员工提供系统持续性培训,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。同时,作为一个学习的平台,它鼓励着无数太安堂人忙里偷闲,广阅博览,投身智慧的海洋。
只有不断学习、不断积累,才能厚积薄发、提升自我,最终实现自我价值。
(三)
“理想失去了,青春之花也就调零了。因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热。”
新时期,太安堂需要一批敢想、敢闯、实干的人才,点燃青春,点燃理想,照亮“三五”征程。太安堂人志存高远,志比精金,心如坚石,砥砺前行,势夺三五硕果。
通往“三五规划”之路虽已明晰,然不是道路明晰就能达到目的地。学习柯树泉董事长的重要讲话,从本启慧、慧通灵、灵演艺到最终的艺得神,路漫漫其修远兮,需吾辈上下求索,以“五运鼎太安”,鼎力太安堂,鼎盛太安堂,鼎定太安堂。
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,太安堂将以更宽的视野、更大的气魄、更阔的胸怀不拘一格引人才、留人才、发展人才,开拓“三五”新篇章。 |